人工智能VS人类智慧:命运依然攥在人类手中

人工智能VS人类智慧

当下,“人工智能”这个本来属于人类智慧之下的产物,居然紧紧抓住了人心,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当下,“人工智能”这个本来属于人类智慧之下的产物,居然紧紧抓住了人心,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猝不及防地由尚未完全感受透彻的信息时代走进了被称为“人工智能”的时代。与以往数十年技术发展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应用而来的。人人都在享受它带来的成果,似乎人类正在和人工智能共同生活着。而谈到“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人们的脑海里也都会浮现出好莱坞商业电影里的可怕场景:无数机器人经过人类的培训,学会了思考,拥有了智慧,最终占领了我们的家园……虽然这都是科幻情节,但还是着实让人类为自己的命运捏了一把汗。现实中一场比一场更激烈的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全球大讨论推波助澜,智库专家、科研学者、IT精英、媒体界、文化界……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各种角度进行深入解读,众说纷纭。人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人工智能的未来,大多带着极端悲观的色彩。于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前进”的背景下,人类无意识地陷入迷茫、担忧甚至恐惧的境地。

恐惧,来自对前景的预测

大潮来临时,人们总会将目光投向那些顶尖科学者、行业巨人,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答案,以冰释迷惑、困惑。而越来越多的顶尖学者、行业巨人似乎也不负众望,因此开始公开发声,以科学的名义、以名人的效应做出各种预测:

——霍金的预测

2017年4月27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举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霍金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警告了。在不久前,他就曾向英国《独立报》表示,人类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防止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上升。他甚至认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机器人可能会不听从人类的指挥。

——马斯克的预测

美国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说: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失业,需要在监管上更具有前瞻性,而不是消极应对。否则,等机器人杀人,人类还不知道怎么应对。今年9月4日,马斯克又连发多条推特,重申上述观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他是想告诉人类:忘了朝鲜吧,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将是AI。

——比尔?盖茨的预测

继霍金和马斯克之后,另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他多次表示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心,警示人类必须关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他说:“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驾驭,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若干年后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就将成为人类的心头大患。”

——香农的预测

信息论之父、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早就说:“我设想在未来,我们可能就相当于机器人的宠物狗狗,到那时我也会支持机器人的。”

类似的名人发言很多,而以这四位不同领域的顶级人物为代表。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也被称为“宇宙之王”。他主攻宇宙论和黑洞,所著《时间简史》轰动世界,所提出的关于时光机、外星人理论、星际移民以及霍金悖论等都为世界人所称道。这位在科学界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学者,总是向人们抛出各种震惊的言论。这次也没有例外。尽管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还是抱有乐观的态度,但他的权威性还是吓坏了人类。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霍金探索和成就的是物理科学领域,而不是全部,尤其不是生物科学、人体科学。如此而得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这样的结论是否具有权威性、指导性?

可能会成为“21世纪爱迪生”的大发明家马斯克是大名鼎鼎的“钢铁侠” (Iron Man)原型设计者,他的突破性思维曾诞生了十项改变世界的发明,如特斯拉电动车、超级高铁、特定位置搜索等。他所面对和熟悉的还是机器、电脑,而非生物科学、人体科学。如此得出可靠的“等机器人杀人,人类还不知道怎么应对”的结论?

盖茨是当然的顶级人工智能专家,他在设计计算机程序中自然有比人不可比拟的体会和经验,但我们还是不能理解他所说的机器的“足够智能”究竟智能到什么程度,是否堪比人类智慧。

香农是被称为“天才中的天才”的人工智能先驱、学者,他的话尽管有些含蓄,但我们还是从中捕捉到一个信息——人类会被机器奴役。那么他有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智慧到底有多高?

对两个事物进行比对而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前景错处准确的预测,前提是对两者都具有充分的熟悉,否则,结论不可能客观,更不可能正确,预测也将失去意义。四位人物显然都是他们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在其领域具有特殊的权威和地位,我相信他们也不是轻易做出这样的预测的,但他们对与人工智能做比较的另一面——人体了解多少?如果他们面对的两个对象,一个是透明体,一个是黑箱体,那么结论和预测就值得商榷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学者都如此悲观。

以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为代表一些学者观点恰恰相反。彭罗斯认为,作为一种算法确定性的系统,当前的电子计算机无法产生智能。2016年,智能时代领军人、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提出如下问题:当机器人霸占了你的工作,你该怎么办?机器人犯罪,谁才该负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如何重新定义?并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两大灾难性冲击:持续性失业与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机器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而针对未来社会将要发生的这些问题,他从企业、税收和保险等机制上构建起了一个有益的经济生态,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从技术发展中获益,带领我们一窥人机共生下财富、工作与思维的大未来。

但这种观点并未形成主流,自然也未消除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就连卡普兰提出的那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也未能给人们多少安全感,最多是温柔的心灵抚慰。鉴于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预测,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可发展到与人类能商平行的程度,甚至在一些领域还会超过人类。于是人们恐惧起来——有一天自己创造的机器会比自己更聪明,这个世界最终会被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将彻底失去自己的家园,人类生命随时都会被机器人索取。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如此牵动人心?因为它让人类第一次陷入将被颠覆的绝境。人类曾经何等骄傲,认定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万物的灵长,现在面对自己制造的一个工具,却表现出极端恐惧。各路专家学者给出的解读越多,人类越是恐惧。这是从未有过的。

机器,你到底做了什么

人工智能都做了什么,让人们如此迷茫、担忧甚至恐惧?

第一个令人震撼的人工智能事件发生在1997年5月11日。是日,美国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06年,浪潮公司的天梭计算机与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对决,结果5位大师败在天梭手下。2011年2月17日,“深蓝”的同门师弟IBM人工智能系统“沃森”在美国老牌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挑战两位人类冠军,最终轻松战胜两位人类冠军。2016年3月,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与谷歌AlphaGo对决,最终AlphaGo以4:1战胜李世石。2017年5月27日,世界围棋等级分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的中国职业九段棋手与AlphaGo巅峰对决,最终以柯洁三连败告终。

这几次对决,堪称人工智能历史上的经典,无一例外地都是机器战胜了人类。

2017年6月,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和 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计算机创造力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惊人的发现:他们的研究人员共同创造出一种叫创造性对抗网络CAN。据称:GAN的作品色彩斑斓,过渡自然,线条抽象但不生硬;更关键的是它有自己的风格,独立于其他流派。而被邀请参加实验的人也认为,GAN的作品高于人类艺术家的作品。几乎同时间段里,机器人“创作”的诗歌、小说、喜剧等也诞生并出版。

艺术创造力一直被人类视为独有的能力,因为艺术创造不仅需要思维,更需要情绪、情感、心理的参与,完全是个体对自然、社会独特感受和认知的结果,所以它也被视为人类智慧对抗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座堡垒。现在就连艺术家也不可避免地被机器人取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解读,还需要正视人类自身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会不会真的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灾难?

人工智能VS人类智慧究竟谁是地球未来的主宰?

人类的命运会被掌握在机器人的手里吗?

我们真的需要对自己的命运担忧甚至恐惧吗?

这种担忧、这种恐惧到底有没道理?有没有必要?

弄清和说清这样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人类又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掉这样的问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观察、探究,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要真正弄清这些问题,仅仅靠预测还不够,还需正视人类自身,因为与人工智能做命运对决的是人体。

误会,来自对智能概念的误解

首先要说:从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的两种对立看待人类命运的观点,其中有很大的成分是一种误会。

无论在哪个领域,机器人与生命人的对决,都可称为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的对决。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它如何让人怕到这种地步?

事实上,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不仅是缘于有些顶级学者的预测或预言,还在于对“智能”这个概念的误解和误用。今天,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房屋、智能工厂、智能城市、智能马桶……各种被冠以“智能”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全部领域,甚至深入到了人类的性生活。平时大家都这样叫着,谁也没去探究这些被冠以“智能”的工具究竟“智”到什么程度、“能”到什么程度,现实的体验就是给人带来了便捷、效率和想要的结果。而真要面对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人们就不得不去思考了。

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简单说就是智能型机器,即创造智能程序,令机器能完成类似人类的工作。其本质不过是人类利用机器可快速、高速反复循环的功能,替代人类完成某些机械化的操作。其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设计一个真正能在人类所处环境中表现出像人类一样智能行为的机器。人工智能的种种,都为了让机器更加相似于人类,甚至具备人类的能力,或者在具体领域更加优秀于人类。这个概念其实是60年前在剑桥实验室中产生的,就是说它比人类对它的恐惧早生了60多年。只是那时它还没“长大”,所以人类并不怕它。但作为发明它的人——现代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没有忽视它。图灵在他那篇名垂青史的论文《计算机械与智力》的开篇就说:“我建议大家考虑这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那时他并不能确定机器能不能思考,所以用了“智能”这个词语。作为公认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共同的先驱,图灵成功定义了什么是机器,却不能定义什么是智能。

智能(Intelligence)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即人们对智能的理解,被限定在心理学的范畴。在心理学上,智能被表述为:人的智慧和行动能力。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个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它们分别又用智商和能商来描述其在个体中发挥智能的程度。情商可以调整智商和能商的正确发挥,或控制二者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8个范畴:

  1. 语言智能;

  2. 数学逻辑智能;

  3. 空间智能;

  4. 身体运动智能;

  5. 音乐智能;

  6. 人际智能;

  7. 自我认知智能;

  8. 自然认知智能。

霍华德对智能的认识可谓全面,而人们给计算机赋予的“智能”,基本是依据这个认识作出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基础事实:智能是心脑共同作用的意识现象,而计算机没有人类那样的心,也没有人类那样的脑。于是为了区别两者,就产生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概念。虽然智能的概念被加了定语,但是只有给它加定语的人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玄机,而大部分人则被迷惑住了。所以“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这两个术语并非在同一个层面上描述的一对概念,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或者说,把“智能”这个概念与“人工”合成一个新概念并不适合,因为人工的智,不等于人类的智;人工的能,也不等于人类的能。如果非要这样撮合,那就需要对人类的“智能”重新定义。而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

概念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智慧能否被制造?即人类智慧能否与人工智能水平一致?

霍华德对智能的定义和解读显然是对应人类的。事实上,人类智慧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它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与人类智慧的产生和状况相关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先天遗传基础,二是所处环境。

从先天遗传基础看,人类遗传密码是一个无法破译的秘密,因为它是“累世纠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父母代的生物信息遗传。即所谓的DNA遗传信息,其中并非完全的生理因素在主导,同样有精神因素在作用。而精神因素也不仅仅体现了父母代,更在于人类文化或精神的累世纠缠。即人类将其世代生发的信息都叠加入DNA而累世遗传了。

试问:人工智能是否能将自身诞生以来所有生理、心理、思想、意识等信息全部装入机器里并进行累世纠缠活动?

从所处环境看,环境是指相对于中心体、由各种信息和能量因子所组成的系统的整体状态,是与系统有关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是指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例如阳光、大气、温度、湿度、降水、风力与风向等,它在形态、组成和性质上虽各不相同,彼此独立,但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易、能量的交流互相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环境。尤其是所有环境因子都是特定时空下的易变状态,即所有环境因子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我们所谓的平衡或静止态其实并不存在。

试问:人工智能是否能将宇宙所有时空点的信息全部装入机器里并做自我意识活动?

这里仅就意识之下的“分析” 与“综合”两个体现“智”的概念做进一步解读以例证。它涉及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大数据。

困惑,来自“大数据”的误导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谈论最多的概念就是大数据和数据分析。

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大数据?大到了什么程度?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其对大数据所给出的定义是:

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4V”特征。

数据科学研究专家、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说:大数据(Big data)有5V特点:

  1. Volume(大量)

  2. Velocity(高速)

  3. Variety(多样)

  4. Value(低价值密度)

  5. Veracity(真实性)

他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举了很多例证,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时,要用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当下各行各业,言必称“大数据”,并认为:现在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每年都会呈翻番的趋势增长。具象地说:2016年产生的数据量和人类直至2015年的整段历史的数据量相同。每分钟都会制造出几十万次的谷歌搜索和脸书网帖文。根据预测,10年,全球会有1 500亿只联网的测量传感器,比地球总人数还要多20倍。接着每过12小时,数据总量就会翻番。

无论麦肯锡的“4V”还是维克多的“5V”概念,似乎想涵盖所有,事实上谁也做不到,因为这些“V”其实并不能真正说清大数据的所有特征。而各应用领域的认识则更加狭隘。多大的数据才能叫大数据?没有确定的标准。

深蓝只是被输入了100多年来优秀棋手的200多万个对局,沃森也只存储了2亿页的数据,连用到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法等很多新技术的AlphaGo也只掌握了3000万步的职业棋手棋谱,创造性对抗网络CAN更仅仅使用了维基艺术库里对公众开放的1119名艺术家的81449件艺术品。在世人眼里,这已经是典型的大数据了,足以令人震撼。

可是面对宇宙全息,它还完全称不上“大”。 人类有史以来的信息量是个无法用数字或数据衡量的海洋,即使某个领域的数字或数据也是无法衡量的,一个人每天产生的各类数据也是海量的,都是任何人工智能所无法容纳的。人们为了数据更大,用Value(低价值密度)降低了进入的限制,可问题在于,数据大了,但哪些有效哪些无效,无从辨别。

同时,再大的数据也是人类输入的,而人类无法将其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全部信息输入。所以大数据“大”的数据,大数据的概念本身就有问题。

其实数据或信息真正要义并不在于大,而在于多元、多层、多面、多角,多棱。在讨论大数据时,人们常常使用“分析”这个概念,并认定它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功能。大数据并非真正的大数据,那么“分析”是不是真正的分析呢?

人们所谓的数据化“分析”,是指对客观真实的数据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简单说就是:数据(客观、真实)化(方法、工具)分析(科学、有效)。数据化“分析”的步骤包括:

  • 收集整理客观真实的数据;

  •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

  • 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

对于这样的定义,且不说“客观真实的数据”、 “恰当的方法和工具” 、“科学有效”是一种什么概念,单讲所谓的“分析”,就值得商榷。

分析的内涵是什么?

它的基本解释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认识事物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析是与综合相对应的概念。分析是切割、分解、解构元间实体,它把一个元间实体分割成素材性要素和关系性要素。综合是用一种作为关系性要素的元间实体将两个以上的素材性元间要素连接起来,组装成为一个新的元间实体。虽然它们都是对元间体这个对象的操作,但两者是互为逆操作的。从人体工程学意义上看,这两种操作过程都是为了得出一个判断,而判断是一个过程,综合的实质则更倾向于组合的意义。

所以人们所谓的“分析”,其实是“统计”的概念,最多也只是“综合”的概念,是数据的重组或信息的重组。而这种重组是有局限性的。

首先是数据或信息的局限。这些数据虽然叫“大数据”,但并非全部的数据,更非全息的数据,也未必是有效的数据。单从大小来论,相较于个人或团体,这些数据可谓大,因为谁也没有掌握那么多的数据。可是相较于宇宙全息,它不过是沧海一粟,甚至连一粟都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是被人类选择输入的。而这种选择与人类智慧概念下的思维选择相较,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在目标上,都存在本质区别。

所谓的人工智能,它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生命体。这其实是一个错觉。人工智能虽然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还有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效应器,如手、脚、长鼻子、触角等,这些名称虽然与人体器官相同,但其并没有像真人那样的微妙而复杂,其工作机制也完全不是人体的工作机制。

前有所述,分析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人工智能虽然具备一定的分门别类能力,但完全不具备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能力。即使一定的分门别类,也非其自主意识的产物,而是按照人类给的程序进行的。这种所谓的分析,不过是对于输入数据或信息进行重组,属于人类思维的低端行为,并非高级行为。在人类的教育系统中,类似的内容,3岁就开始训练了并具备了。这样的分门别类,怎么能离析出本质和内在联系?

有人描述在围棋对决中战胜人类围棋大师的AlphaGo是“和人一样的方式思考,但比人快无数倍”。如此说法并不准确,更不精确。AlphaGo的运算速度确实比人快无数倍,但其“思考”的含义依然是被人类启发的信息重组,而非人类人类智慧概念下的思考。

思考是人类大脑思维特有的一种探索活动,属于智能意识,源于人体对意向信息的接收、接受和加工需求。任何思考活动都是在联想的连锁反应中进行的推理与演算的,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传统观念认为,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即人脑把在感性认识中获得的信息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把判断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认识。这种对思维的界定,把逻辑思维之外的头脑的一切活动都排除于外,不仅是灵感,就连形象思维也不在其列,因此并不能反映思维的全貌。

从人体工程学看,思维是人脑对感知信息进行排列、组合、抽象、归纳的整序和整合过程。此过程显然并非纯粹的脑系统工作,而是融入了人的主观情绪和情感,具有固定的倾向和指向。并且人类的思维是大脑中的一串连锁生物化学反应,其整个过程都受到神经—激素系统的联合调节。比如人的视觉感官捕获到一朵雾中的红花,它首先会将色彩信息通过神经网络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对此信息初加工,我们得以形成对“红色”这个信息的感知,产生情绪反应。如果这红色激起了人的欣悦,那么思维就会被吸引,对这朵花的信息进行处理,产生“雾里看花”这种朦胧的美感,其间又有对应的化学反应,使神经中枢调动躯体运动中枢,驱使人向花靠近。由于经验思维告诉人,花带有香味,人便想嗅,那么嗅觉感官被花香刺激,使人体内产生了一种“致香”的激素,传导至神经中枢后产生对香的感觉,这时人会心旷神怡,引发关于“香”的思维活动,享受香气带给人感觉上的宁静与喜悦。此过程中人体也进行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这种机制是任何人工智能所无法实现的,因为人工智能是物理的构成,不会产生化学反应。

思维的载体是信息。思维作为人体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活动过程,信息处理贯穿思维的全过程。思维对信息的处理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信息输入,并对输入信息进行初级加工。记忆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对输入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思维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人只有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而人类的感觉、知觉、情绪、情感、分析、判断等行为,并非都是左脑理性思维的结果,还有右脑与潜意识、超意识量子纠缠的结果。面对特定时空中的无以计数的信息,人体通过五感信道进行采集,但纠缠只有在信息对称的状态下才会发生。这种以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的功能是任何机器无法模拟的,现在不能,将来同样不能,因为机器不具备生物学、生理学基础,机器不具备生命现象。

任何人为制作的数据处理系统,都永远无法超于人类的心脑系统。尤其是人类右脑的信息与潜意识、超意识一旦发生纠缠,就会生出更多的的知识、认识、意念、观念、思想,甚至灵感、灵通。这种人体特有的智慧产生机制,更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由此而论,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分析、思考等思维能力。它只是对所谓的大数据进行简单排列组合的过程,而所谓的人工智能进行艺术活动的那种的“判断”和“创造”,同样也只是排列组合得较好些。

人工智能甚至连人类智慧下的对比都做不到。在人类思维中,对比具有明显的感性和理性特征。感性对比也叫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的刺激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它对理性对比有决定性的影响,不仅是基础。以视觉为例,同时看两张明度相同、分别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上的灰色纸会发现,黑背景上的灰显得亮了,白背景上的灰显得暗了,这是对比的结果。明度和颜色有对比的现象,嗅觉、味觉、皮肤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比如闻过臭味再闻香味,香味会更浓;吃完苦的再吃甜的,甜的会显得更甜;摸过冷的再摸热的,会觉得热的更热。在对感觉对比进行分类时,我们可以把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同时看黑白背景上的灰所产生的明度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如先苦后甜的对比;各种感觉出现的对比分别叫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这些都会影响思维,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所以尽管大数据以各种理由变得越来越大,但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处理却无法实现本质的改变——它永远只能是对输入信息的综合或重组,而非真正的分析、真正的思维,更非真正的意识。即使有云计算,这样的效果和目的也无法实现。云计算只能带来一种效果,就是提升运算速度。人类给人工智能要的就是这快速运算、快速统计的效果,而不可能是人类智慧的那种效果。

这还涉及到关于大数据的另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一个前提是数据化,那么人体可否被数据化?即生命可否被计算?

2016年12月15日,被称为“把生命数据化第一人”、“基因组学教父级科学家”、人类长寿公司CEO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在北大基础医学院院长论坛上介绍了关于生命数据化及应用过程中的最新进展。他传达了三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其中之一是:已经完成了对10545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平均覆盖度为30X-40X,在测序过程中发现的1.5亿个基因变异,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基因型表型及性状之间的关系,将带领我们进入健康科技时代。这样的消息确实令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与解读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使人类通过干预手段延缓衰老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但我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来自“大数据”的误导和对DNA的错解。

我可以明确地说:不可能。生命可以被数字化是一种错误,也是一个幻想。克雷格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能说明他并不了解人体。

生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不断复制、增殖为多细胞卵胚,进而在子宫生成高级哺乳类动物的胎儿,这都是受精卵里的DNA主导的。胎儿在形成人体器官的过程中,其中大脑有无数神经细胞互相联通形成网络。这个网络与人工智能“大脑”大网络决然不同,它有生物学基础,能产生化学反应。

人出生后,大脑受到各种环境的各种刺激,最终才能形成我们所谓的意识。直到去世,数十年中,通过五感信道,人体接收了无以计数的信息,大脑不断对这些信息整合分析,我们的意识也不断产生。单是五感信道所接收到的信息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该是个多么大的数据?只是人类接收到信息后,并不都进行显性存储,大脑会做出目标选择,即大脑经过判断,选择有效信息显性存储,其余都作为背景存储。比如我们看到一片景色,只是会对其中部分被吸引的细节显性记忆,其它信息都作为背景存储。一旦何时想起或被提起,我们还可以通过回忆调用背景信息。这时我们会说:对,是有那个……这就是说,或许人类有一天可以破译DNA,但生命现象不仅是DNA,更多地是后天环境刺激所形成的意识。

而这样的环境刺激不仅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活动,更是无限时空下的无数随机,并非谁可以把握的。即使是DNA,也绝非人类目前所知道的那样简单。

作为人体基础密码,它藏了什么?仅仅是遗传信息吗?仅仅是上一代的生理信息吗?除去这些,还有什么?

人类至今不知道,有些恐怕还是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的。全基因组测序在目前并非很难的事情,生命的构成基础是碳元素,弄清它在人体中的排列组合并不难。一块煤以物质的形态存在时,具有特定的存在状态、质量、形状、大小和硬度等,我们完全可以把握。对碳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状态同理。但生命的本质不是碳元素,而是能量;物质永远都只是承载体,不是本质。人体中的任何物质包括DNA上的碳,因受到生理、心理以及情感、思维、环境的刺激,时刻都在高频震动,产生能量,而能量的大小、流向、分布等也是瞬间变化的。

这样的数据是否可把握?

所以单纯从物质构成看,尽管基因在遗传中一直都在变化,但还是可以被读出来,也可以被拷贝,甚至还能被编写。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这都不难。人类正在做这样的工作,数据也有了。但作为能量体,生命的公式从未被真正理解,更不用说理解生命的全部了,更不用说用数据表达了。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现有的数据大部分是医学临床数据,而这样的数据也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绝非一个固定值——人类每天都要饮食和饮水,每时每刻都在情感和思维,饮食和饮水、情感和思维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到生理的变化、意识的变化,何以能精准地测得数据?生命体具有生物学、生理学基础。这个基础不是哪个人创造的,也不是人类能创造出来的,生命遗传只是遵循了天道,而非创造。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物理学、信息学基础,没有生物学和生理学。如此看,生命可否被数字化,答案就明了了。

人工智能不管有多么发达,都注定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注定在人类智慧之下。正如人类发明了汽车、飞机、手机等,它们虽然在速度上大大超越了人类,却依然是人类智能的产物,并在人类的掌控中,永远都是人类的工具。即使量子通讯,也如此。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可以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但永远不会完全替代人类。这种情况尤其在人类智慧方面——机器获得了大量原始数据,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重组。高级的重组程序已能模仿艺术家绘画、写作,甚至担任创意总监、辅助医学研究等,AlphaGo更是攻克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机器最不擅长的事。但这同样离不开机器对人脑输给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学习的过程——类似AlphaGo的人工智能,其对决某个体的套路等信息早已被输入并被统计、学习、模拟,而该个体的运算速度不及AlphaGo,结果很自然。统计分析,学习创造,模拟思考,故类似AlphaGo的人工智能,其取胜靠的是速度,而非智慧;其战胜的不是人类智慧,而是人类的运算速度。如果应对者不按套路出牌,取胜的或许就应该是人,而不是机器。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会设计出一些相对较高的信息处理程序,“大数据”也会不断变大,从而提升人工智能的精确度。但如果把这些也称为分析、思考、情感,那人类就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义了。

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带来人类对自身的失望。恐惧来自那些预测,而预测是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做出的判断。但以东方文化视野观照,则是另一个结果。

失望,来自对人体的无知

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人体工程学在中国文化和和现代科学的支持下诞生并解读人体生命现象。

所谓人工智能,其实只是对人体大脑——准确说仅仅是左脑的部分——最基础的理性部分模拟,并不能等同于人体智慧。人体的能量呈现、生命现象的表征并非单纯的左脑活动,而是人体系统的活动。所以当我们解读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时,就不能忽视与人类智慧关联的人体其它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队自身的生命现象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深化认识自身又不断拓展认识自然的历史。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进入到了量子世界、超弦世界,而对自身的认识却总在不断唤起中消沉。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最想揭开的秘密不是自然界,而是自身。人体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在与环境物质、信息、能量、意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存在,其变化与自然变化全息对应。

在全息思维下,宇宙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各种属性信息以不同的空间尺度呈现,人体的感官因局限于三维空间,所以只能观察到宇宙三维尺度内的信息,对于高维度的信息则不能直接获取。这种情况称为“全息不全”。对于人类而言,信息出现了显性和隐性两种状态,能够观察到的是显性信息,不能观察的是隐性信息。人类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大都是基于显性信息形成的,世界的原貌也是通过对显性信息的抽象并提炼一般规律进而得以揭示的。要观察宇宙全息,仅依靠感官是不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不能获得隐性信息。人体有很多隐藏的管道,可以让我们获得隐性信息,只是人类并不知情,或者被忽视。

人类对自身的探索与认识外部世界的路径是一致的。人探索宇宙规律所借助的信息是力,因为力是一种跨越空间维度的信息,它在三维空间中并不直接以特有的形态示人,而是通过对物质产生的作用来呈现,无论是广袤的多维度宇宙,还是人类视野所及的三维空间,力的作用都是最基本的存在,它将人所见的世界与隐藏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使人能够通过研究力的效应来揭示观察盲区之外的存在,进而发现暗物质、暗能量等高维存在。同理,人探索自身必然也要借助一定形式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将物质躯体与精神关联起来,使人能够通过躯体的活动反推精神世界的存在与变化,进而揭示意识。

从哲学的高度解读人体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人体观。人体是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系统。此系统从基础构成要素看,包含物质系统、信息系统、能量系统和意识系统;从基本构成要件看,又包含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灵理系统、命理系统。对比而言,从基础构成要素看,人工智能只有物质系统、信息系统,而无能量系统和意识系统;并且其物质系统完全不是人体物质的概念。从基本构成要件看,人工智能只有心理系统的很小部分,而无生理系统、灵理系统、命理系统。从整体看,人体是一个具有生物学、化学基础的开放巨系统,可随时随地无限接收宇宙信息;而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具有物理基础封闭的小系统,只获得了人类输入给的所谓“大数据”。即以生物学、化学为基础的人体开放巨系统,其接收信息具有自主性、无限性、选择性、意识性;以物理为基础的机器封闭小系统,则完全不具备这些特征和能力。单从这些方面论,人工智能无替代和战胜人体智慧的可能。或许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战胜大部分人,比如统计速度、计算速度,但不是全部人。即使大部分人,也只是对大脑信息的综合或排列组合的战胜,绝对不是人体的全部。

我们更可以从易变的高度去认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

前有所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问题,说到底是信息处理的问题。“处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同样非常丰富,数据或信息统计、综合可以处理,分析、思考、创造等也可以叫处理。从上面的论述看,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对数据或信息的处理迥然不同。

事物变易或运动的本质是信息交换和能量交流过程,表现为事物在环境中的信息交换、能量交流变易和事物内部的信息交换、能量交流变易。变易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宏观变易和微观变易、直线变易和曲线变易、空间变易和时间变易等。从内容看,总体可分为事物变易、信息变易、能量变易、能场变易。从形式看,总体可以分为物理变易、化学变易、生物变易、智能意识变易、智慧灵识变易。智能意识变易是生物变易的高级表现形式,主要存在于高级植物和动物界中。生物体的脑物质、神经系统、经络系统等是支持智能意识变易的基础,也是其信息交换和能量交流的载体和信道,使智能意识变易超越了生物意识变易。在动物体尤其是具有脑物质的高级动物体中,动物体和脑物质相互依存和作用的过程是维持生命运动的重要环节。脑物质消失后,动物体的生命运动随即消失;动物体受到严重损坏以至于支持智能意识变易的基础崩溃时,智能意识变易消失,动物体的生命意义随即消失。生命体尤其是高等动物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有许多物质、信息、能量、意识层次。生命体又是一个高度集合的巨系统,各种变易都是整体变易的一部分。生命体的普遍联系信道有多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维束信道系统,包括神经信道和血液信道;第二层次是半通透的淋巴信道;第三层次是更加精微的经络信道,第四层次是灵性信道。对此,西方科学仅总结了在显微镜下可视的主干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而忽视了更为精微的经络信道和灵性信道。

生命变易总体有两种形式。

  1. 线性的物质运动,如食物、营养、氧气、血液、各脏器分泌物等新陈代谢运动。

  2. 非线性的精神运动,如心理运动、意识运动、智能运动、情感运动、灵性运动等。

生命体有一条信息传输信道即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是可以自动调整与个体意志无关的脏器作用和功能神经,掌管生命体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

生命体还有一条能量流通信道即经络系统。正如动脉负载着血液、神经负载着信息,经络则负载着能量。经络具有低电阻、高振动等特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有经络系统,植物的经络系统替代了其神经系统。在中医学中,经络是气的流通信道。气既是物质,也是信息、能量。生命体内的能量输送依靠经络系统来完成,经络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和系统中,其联结了许多点,就是分布在皮肤下的无数微细能量贮存池,中医学称为穴道,可刺激释放或重新分配能量。在开放的生命系统中,生命能量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输送至全身各部,并自然地与宇宙能量发生交流。任督脉二脉是生命体与宇宙能量连接的信道。所以智能意识变易的本质是生命智能意识作用下的信息排列组合和能量表现形式的运动。生命智能意识受控于生命体的心脑活动。高智能意识变易是智能意识运动的高级运动形式,为脊椎动物和人类所特有,其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大大超过生物意识变易和一般智能意识变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

如此复杂的程序处理完全不是信息重组的概念,也不是任何人工智能所可以模拟的。

命运,依然攥在人类手中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和恐惧是非常复杂的,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就业、社会组织形式变化的不可预知等,但说到底是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恐惧。人工智能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完全可以取代人类做很多工作,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它不可能被无限延伸,更不可能取代人类、奴役人类和消灭人类。

人机大战无论哪一方获胜,赢的都是人类,因为机器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人类利用机器来做基础的运算以提升效率,同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断创新。人类如果不想让人工智能做什么,也是很简单的事情——通过能源控制和程序控制就可以实现。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其机器人相关小说中为机器人设定了行为准则,即机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法则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法则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违背第一法则;

法则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这就是人类控制自己的工具的手段。

既然如此,人类又有什么可担忧和恐惧的?

事实上,人类可以面对自己智慧的成果——人工智能而自豪,并不完全在于自己能制造出如此高端的东西,更在于人类有充足的底气去应对人工智能可能的带来的威胁和危机。但要找回人类的这种自信,首先要找到人类的优势。这个底气在哪里?或者说人类的优越性在哪里?或者说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从人体本身看,至少有一个能力完全可以挽回人类的自信。这就是被忽视、被搁置、被淹没的人体潜能。

人体有很多潜能其实都被忽视、被搁置甚至被淹没掉了。这些潜能是什么?它们在哪里?如何启发和利用?能带来什么?

从内容看,人体具备超越自身想象的某些能力,如超感觉能力、超沟通能力、超记忆能力、超思维能力等。我之所以用一个“超”字来做这些概念的定语,是想区别和强调这些能力与人类惯常所理解的同一概念的不同,在其之上。

生命意识包含三个层级:显意识、潜意识和超意识,其中潜意识和超意识都属于灵识范畴。显意识是当前的意愿和行动;潜意识和超意识不受生命体意愿的管理,是指人类原本具备的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意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潜意识和超意识是人脑的“信息存储器”和“信息供应器”,与显意识相比,它是相对静态的,没有表层的心理活动。它掌管人脑信息的存储和显意识状态下的信息供应。其实人类早就知道自己所具有的潜意识和超意识,只是对其体量、功能、机制、价值等认识并不到位。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系统看成一座冰山,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时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整个意识的5%。而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是潜意识。此表述只是对潜意识存在的认可和体量的粗略估计,并未涉及功能、机制、价值等内涵;而即使是对体量的估计,也远远不到位。具体情况现在还无法用数据表述,但可以肯定,它比当今人类所谓的“大数据”要大很多,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这一点从其来源上可以形象地感受到。

和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形成的途径和方式有其特殊性,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来源于人体早期特别是童年生活中的心理内容。二是知识、信念、道德、情操、习惯等意识的沉淀。三是人体在生活中长期面对的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熏陶形成的凝结。四是通过遗传继承的人类共有的潜意识。五是民族历史文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潜意识。

这样的凝聚和积淀,经历了人类的全部历史并由人类全体实现,可想它有多大的体量。

那么它在哪里?就储存在人体的DNA里——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真的有前世记忆,基因中可能有祖辈的记忆碎片。其实何止祖辈?人类有史以来的知识、认知都在其中。所以人类所谓的解读生命信息、生命密码,并引为自豪、并以此去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实在是坐井观天。

人体有多少秘密?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谜。而根据一知半解的发现就去预测未来,又会有多少胜算?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潜能会被启发和利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人体是我们已知宇宙生命中最高级最精密的开放巨系统,本身又有无数子系统支持。子系统间、子系统与人体整体系统间有天人合一的联系机制。既然如此,潜能就有启发和利用的可能,只是人类并未把握其玄机,致使人体的很多潜能至今被搁置、被尘封。

事实上,大自然和人体不断给我们启示,告知我们启发人体潜能的玄机,却被人类忽视了。而至今天,人类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就更加藐视自然,忽视自然和人体不断给我们启示了。

智慧灵识变易(活动、运动)是生物运动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主要存在于高等动物界。生命体的身心灵的信息采集具有不同的信道和方式。身识包含全部外感信道和部分内感信道,意识属于内感信道,而灵识属于灵感信道。身识的信息采集靠体液、神经和经络的生物电脉冲,意识的信息采集靠神经刺激点亮,灵识的信息采集靠极高频率的点亮或映射——能量场感应。从信息的潜显性看,身识、意识都是局部显性,灵识是全部显性,因为灵识采集的是宇宙全息和DNA全息。

智慧灵识变易不仅包含与宇宙的联结,还包含与潜意识的联结。潜意识是人类遗传信息库,聚集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潜意识变易与智慧灵识的信息交换同走灵感信道,属于场点亮或映射;而其控制生命体的机能和习惯部分走神经信道属于神经点亮。

智慧灵识变易的本质是能场感应下的信息排列组合和能量表现形式的变易。智慧灵识受控于生命体的灵魂。智慧灵识变易为脊椎动物和人类所特有,不遵循智能意识变易的一般规律,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大大超过智能意识变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发生在五维空间。而人体与智慧灵识的联系纽带和释放场所就是右脑。在右脑的纠缠下,人体便可启动潜意识甚至超意识。其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通灵和灵感。

万物有灵性的本质是万物的场性,灵性即场性。事物秉承宇宙意志——宇宙统一场而生成和发展,必有宇宙灵性;事物因信息排列组合、能量表现形式或层级不同而具有个性,必有自己独特的能场。个体能场的差异,使万事万物的灵性呈现出高低优劣的不同,其对周围事物的作用和影响不同。灵性的特性是自由性,与宇宙意志相同,因为灵性是宇宙意志的体现。凡是超越了物质、时空或身心的现象就归类于灵性的范畴。

灵性是与机械性相反的概念。机械性是按照预设程序进行的活动,而灵性是自由的,不接受任何规范、束缚、程序,永恒地与宇宙意志统一。宇宙万物的自由都是相对的,唯有灵性的自由是绝对的。灵性意味着无限空间和时间,意味无限差异和多变;而机械性意味着只有一种可能,意味着呆板和固执。灵性最大特点是没有权威和教条;而机械性总是依赖权威和教条,尤其离不开人类给予的程序。任何教育、驯化、规范、束缚、程序必然扼杀灵性。

现实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自由都有边界限制,无限的自由不存在或者不能容忍其存在。人类因为有灵性而有创造和发现,但人类本身的自由是相对和有限的。人类虽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所有行为,但同时必须要为这些行为负责,因为人类自由的边界在社会范畴至少有法律和道德限制,在自然界范畴则有时间、空间限制,人类自由必须服从法律和道德,必须服从时间和空间。人类唯有其灵性可以超越时间、空间、法律、道德等限制而自由存在。现实世界里信息越多,则人类受到的限制就越多;人体一旦接受了任何思想、观念、制度、法律、道德,灵性就会丧失;接受越多,丧失就越多。或者说,人的社会性越强,其灵性就越弱。放掉控制、限制、界限,人的灵性自然而出。

人体的灵性与生俱来,既是宇宙意志的体现,也是人类智慧信息遗传的体现。天然的宇宙意志存在于宇宙无限时空,遗传的智慧信息存在于人体DNA中。

人类灵性的第一个来源是宇宙意志。人体灵性的天然部分是其天性、本性,与生俱来,谓之天然。天然是自然关系的基本属性,是人体生命与自然关系交流的密码。人体组织、器官在孕育、发育和执行功能的过程中,细胞间必须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能量的交流。细胞表面有许多糖分形成结构复杂的语言,用于细胞识别,其行使着传递细胞内外信息的功能,构成了人体的感性与理性认知。感性与理性是人性的基本表达方式。对于身心健康的人而言,感性与理性缺一不可。感性来自于人的自然性,人体的生理需求、情绪无不以感性的方式予以表达;理性则来自于人的社会性,是在社会生活中对原始感性进行合理归纳与智性过滤的结果;而天然的灵性联结全息宇宙意志,独立于感性和理性之上,但可以帮助感性和理的实现超越。灵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工具。

人类灵性的第二个来源是通过右脑启发的DNA信息库。低等动物只有右脑,没有左脑,高等动物才分化出左右脑。右脑与左脑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左脑储存和掌管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而右脑则是释放遗传信息的场所。人体的DNA聚集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或知识体系,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宇宙法则。它可以将语言、数字、气味等形式的信息变成图像呈现出来,并能和宇宙原点能量产生共振,灵感等ESP能力也将出现,其能量之大,无法估量。人类的直觉、灵感、梦境、催眠、暗示、预知力等都是人体潜能的具体表现。

遗传的智慧信息潜藏于人体DNA,释放于右脑,同样独立于感性和理性之上,但可以帮助感性和理性实现超越常规,成为焕发人体灵性的工具。

人体所有活动都具有灵性特质,表现为日常活动超越常规。灵性是人体超常发挥的源头。人体的观看、说话、聆听、运动、劳作、思考等所有生理活动都存在灵性高低优劣;人体的悟性、灵感、灵气、眼光、富足、思维、感知等心理活动也存在灵性高低优劣;人体的灵感、灵应、等灵理活动同样存在灵性高低优劣。灵性高的人,其感受力、发现力、创造力、创新力、爆发力等都明显高于常人;灵性优的人,其情操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念力、意志力等明显优于常人。现实中个体灵性和表现力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但可通过修炼而提升或优化。

人体行为的第一个灵性表现是灵通或称通灵(necromancy),是一种与灵体建立灵信对接并进行能量交换的现象。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相隔万里之遥,生命体可以瞬间实现与宇宙信息的沟通并进行能量转换。生命系统是一个信息、能量接收和发送系统,包括人的肉体和思想、情绪,也包括灵性。生命体通过有限的五感信道感知环境和自我,但处在多维空间中的灵则有机会感受所有信息,生命体则表现出通灵现象。所以通灵不存在边际,而是与万事万物的沟通。灵通的作用或意义在于信息对接、能量交流。

通灵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境界:

  • 可连结多维宇宙和宇宙意志。灵通可接收多维宇宙和宇宙意志的信息和能量,带来跨越性的灵性成长和意识转化。

  • 可与自我灵或他灵对话。在灵通状态下,生命体不仅可聆听到自己真正的想法,体验到真实的情感,还可以联结潜意识,并与其它灵体对话。

  • 可更容易找到生命发展阻碍,且知道如何轻松移开或绕开。

  • 可进入灵性的宇宙空间,看到各种灵魂的形态和变化。

  • 可接收到常人接收不到的灵界任何信息。

人体行为的第二个灵性表现是灵感,即或称心灵感应、远距感应,是指不借助任何感官或物理途径,将信息传递给另一生物体的现象或能力。感知内容多是突然莫名其妙地产生,信息或清晰或模糊,且不受方向、时间、地域、距离限制,如生活中常有的“说曹操,曹操到”现象。很多孪生双胞胎、父母与孩子、情人、仇人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应发生。由此而产生了传心术。

灵感是灵信对称状态下的灵场感应现象。灵体是一种量子状态,灵体间的灵感形式是映射或点亮,并且是超越时空的。它是灵子纠缠的点对点的信息对接,即瞬间映射或点亮,尽管它不只是一对一的信息传递,可能是一点对多点的传递,但另一个被映射或点亮的点必须和发出点信息对称,非此种情况,另一个点则不可能被映射或点亮,即不产生灵感。一个系统无论是机械、物质或是生命系统都有无数个固有频率,科学研究通常局限于低频范畴,而灵体的振动频率属于高频高密度。任何灵体通常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有同频事物与其形成灵信对称,即可发生灵场共振,映射或点亮即可发生。灵感不可能发生在过去和将来,而只是现在的刹那间。

美科学家发现量子纠缠幽灵与宇宙虫洞有关

灵感具有以下特征:

  • 突然性:灵感到来不可预期,无任何先兆,总是不期而至。

  • 短暂性:灵感稍纵即逝,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来不管产生体的意愿如何。

  • 兴奋性:灵感可令感应体产生愉快。

  • 奇妙性:事物有灵感时往往具有灵性,表现为超出常规的意象。

  • 超时空性:灵感不受时空的限制,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多远的距离都会发生。

人体行为的灵性表现还有其它形式,如灵魂遥感、累世纠缠等。

人类有史以来的通灵现象极少,仅发生在圣人、潜心修行的大德高师身上。而灵感则几乎人人都经历过,在艺术家、创意设计者身上出现较多。即使普通人,也常常会惊讶自己居然会有某些出乎意料的点子。

生命体的灵性为宇宙意志所赋予,其所接收、接受、采集、感知的信息具有全息性,其释放的能量无穷大,至今人类不能揭示其中的秘密,更不能启发和利用,当然就更无法将其输入人工智能。而一旦人类掌握了灵性易变的机制,就可以更大程度、幅度、力度地获得隐性信息、暗物质、暗能量。那时的大数据才真正称得上大,而人类所具备的的能量也会更多更大。但那时人类已无需去制造智能机器了,因为任何智能机器相较于人类的灵性都显得极端愚蠢。

这一天何时到来?不可确定。

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人体工程学至今也未能揭示其中的全部秘密,只是发现了一些启发和利用灵性的方法。更令人类失望的是,这些真正的大数据无法被人类输入自己的机器中。不是人类不想,而是人类不能。还有另人类想不到的是,一个人的社会性越强,其灵性就越差。人体因为受后天环境不良信息干扰和负能量侵蚀的影响,其本能的灵性功能几近完全丧失,仅在极少范围的个体身上偶有发生。今天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中,人体的灵性甚至远不及动物和植物。但这些并不能淹没人体的潜能和智慧。人体工程学的诸多发现,可以启发人体本能、激发人体自能、焕发人体潜能、催发人体机能、开发人体技能,从而提升人类智慧,去完成更多的创造和创新。

人类需要自信,但人类更需要觉醒。自信会给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觉醒会给人类带来自信。

License:  CC BY 4.0

©2024 AI全书. Some rights reserved.